德高望重的意思(德高望重成语典故)

明之新 常识 4


德高意味着德高(德高成语典故)德高【来源】《辞人对小殿札子》 :这位部长只是富弼三世的助理部长,备受尊敬。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威望。它经常被用来赞美老名人。【故事】富弼,字彦国,北宋洛阳人。他出身贫寒,从小刻苦学习,学识渊博,为人豁达,精神非凡。当时有位前辈见了他之后,称赞:“这是辅佐皇帝的贤人!”富弼26岁踏上仕途。40多年来,他全心全意为北宋服务,在处理外交、边防、监国、赈济灾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。他升任大臣,先后任仁宗、英宗、宗申三任宰相,成为百官倚重、百官敬仰的名臣。仁宗李青二年(1042年),契丹国在北方边境驻军,要求宋朝割让大片关南。朝廷决定任命富弼为特使去敌营谈判。在谈判中,他不顾个人安危,慷慨陈词,列举了两国数十年结盟的历史,成功说服契丹君主放弃割最好净土的要求,从而维护了自己的利益。他先后两次受命外出,第一次上任,就像他的女儿因病去世一样;第二次上路,听说小儿子又出生了,没回家看一眼。回国后,为了褒扬他的功绩,朝廷授予他枢密学士、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等重要职位。而他谦恭地一再拒绝就职于婉言谢绝。到了八年(1048年),黄河在商、胡两地决口,洪水泛滥,六七十万河北灾民南下。当时,富弼在青州遭到政敌的谗言。他腾空了国内10多万间公私房屋驱散灾民,并列了一张清单,为当地民众筹集粮食,加上所有储存在上官仓的粮食,运至各区分发。到了第二年,河北的小麦成熟了,大多数受害者在老幼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乡。此外,富弼为该国招募了1万多名士兵。民间颂词说。皇帝派了一个特别的使者安慰他,任命他为礼部侍郎,但富弼婉言谢绝说:“这是大臣的职责。”富弼和蔼可亲,受人尊敬,即使当他成为首相,他也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。无论是下级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前来拜访,他都以平等的礼貌相待。神在西宁住了五年(1072年)。富弼晚年隐退,长期隐居洛阳。一天,他在小汽车外面的百特网上外出。当他经过天津大桥时,被市民发现了,市民们一个接一个地跟着看,热闹的市场一下子空了。司马光曾称赞他,说:“第三侍郎德高望重。”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